颜晓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员专家观点:在碳中和进程中,农业行业的减排必不可少,而农业也确实存在比较大的减排潜力,同时农业土壤有着重要的固碳作用,且农业的固碳减排往往与绿色发展是同步双赢的。——颜晓元访谈1.问:颜老师您好!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在2060年前通过人工干预达到正负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当前,碳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正...
陈温福: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专家观点:农林业废弃生物质炭化综合利用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可行途径之一,它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生态安全、无污染、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等显著特点。生物炭的规模化应用有望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耕地保育、土壤修复、污染治理、固碳减排等领域面临的复杂问题,有助于构建低碳、循环、可持续、高效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环境、能源安...
10月8日至10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我校、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承办,沈北新区人民政府、浑南区人民政府、国家生物炭科技创新联盟、Biochar期刊协办和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农业农村部生物炭与土壤改良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等部门支持的生物炭与农田培肥固碳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在沈阳市召开。中国工程院原秘...
吴丰昌: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专家观点:环境基准与标准是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科学依据,是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石、尺度和根本,科学合理的环境基准与标准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保障国家环境安全、人体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源自吴丰昌院士的一段话访谈吴院士您好!1.问:您刚参加了5月28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
蔡祖聪: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观点:在气候变化成为全人类最受关注的生存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减排固碳潜力,为采取有效的减排固碳措施贮备科学知识和技术方法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未来的农业领域全球变化研究需要更加全面合理地评价各种减排措施对于土壤 CH4、N2O、有机碳变化以及粮食安全和生态环...
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专家梳理碳中和的意义和其存在的发展机遇。“碳中和”已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更是一种行动。在当前绿色转型时期,为了我们的绿色生态环境,它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而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有更多的科学探索和发现。“生态环境探索”微平台,推出“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行动”专题,我们会陆续推出与之...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举世瞩目,将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大规模、最大范围的能源战略转型!这次能源战略转型过程实质上是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经济强国的过程。高端科技智库应把“双碳”战略研究作为发挥聚智、善谋、咨政作用的重要任务,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科学导向和前沿导向、目标导向和政策导向,重点围绕“碳达峰十大行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也是潜力所在。加快科学实用技术模式推广应用,是当前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关键。在11月19日举办的2021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发布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这是首次以减排固碳为主题发布的农业农村领域相关...
导语|Introduction随着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力争在本世纪中期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共同的使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是什么?实现碳中和的技术突破方向是什么?如何监测和计量碳排放?本文汇聚来自8个国家、52个单位的58位学者(8位院士),系统评述了碳中和技术及前景,为全球实现碳中...